Group 45Created with Sketch.Financial Research 

陶冬一週大事 研究報告

本週 0331 – 0406 重要事件與數據– 陶冬:布森特的大棋局

本週 0331 – 0406 重要事件與數據– 陶冬:布森特的大棋局

時間:2025年3月29日

資料來源:etnet 經濟通

特朗普的貿易戰愈演愈烈,美國對所有進口汽車課證25%關稅,並不日對銅徵稅。 4月2日被稱為“解放日”,他將對許多貿易夥伴征“對等關稅”。 通貨膨脹的憂慮和消費信心的下滑,令美股繼續下挫。 經濟衰退焦慮,令兩年國債收益率在上周下行14點,債市走強。 恐慌指數VIX在上週五突破了21關口,不過美元匯率相對穩定。 經濟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之下,黃金價格一路飆升,創出新高。

美國PCE和消費信心數據,加深了市場對經濟陷入滯脹困境的擔心。 二月份核心PCE通脹環比增加了0.4%,vs預測中位數0.3%,個人PCE消費增加0.4%vs預期中位數0.5%。 同時密執根大學消費信心指數從上期的64.7直落到57,而消費者對中期通脹的預期上升到4.1%,那是1993年以來的新高。

筆者認為,目前所擔心的經濟環境,並非上世紀七十年代滯脹,只是反映物價回落不及預期,而消費信心回落速度較快。 其實PCE通脹趨勢和分析員的預測和CPI通脹趨勢大致相符,物價回落節奏暫時遇到阻礙。 特朗普政府挑起的關稅戰,應該會進一步加劇物價壓力,阻礙聯儲的減息步伐。 這是已知的。

消費者因為對未來生活成本的上漲而信心不足。 但是必須清楚,密執根大學消費信心指數的準確度是不高的,該調查的樣本數量有限,而且不是針對同一人群的追蹤調查,使得數據波動頗大。 美國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如今形如水火,多出了一批為了表達政治不滿而給出誇大結果的受訪者。 因此對密執根指數,瞭解其方向即可,不宜深究、深信。

華爾街廣泛流傳的說法是,特朗普政府有意引導經濟早日進入衰退。 的確現在衰退比明年中期選舉前才衰退,對共和黨在政治上更有利,而且還打開了聯儲政策利率和國債市場利率下行的空間。 亞特蘭大聯儲GDPNow模型顯示,美國增長在第一季度可能滑落到-2.8%,這個預測受到大量黃金進口而失准,筆者傾向於相信當下在零增長上下。

美國出現衰退的可能性,已經不容忽視,特朗普政府也可以甩鍋給前政府的無能,不過從任何意義上看,經濟基本上在溫和增長和溫和衰退之間,不至於對GDP構成沉重打擊。 相反,增長不如預期可能對金融市場衝擊更大,因為美國科技股的估值明顯偏高。 另外,如果經濟真的走向衰退,馬斯克領導的裁員和削減政府開支運動是否放慢腳步,也值得觀察。

美國經濟已經偏離了過去兩年的「黃金軌跡」(增長偏快但不至於觸發政府行動、物價偏高但聯儲仍有減息空間),政策風險、衰退風險和市場風險都在邊際上升,不過較深的衰退仍不是筆者的基準判斷。

特朗普入主白宮兩個月時間里,他的關稅政策和馬斯克的DOGE工程霸屏了全世界媒體,幾乎沒有一天消停的。 特朗普為人高調,新晉華府政治圈的馬斯克則運用AI和大數據,把美國政府掀了個底朝天。 被號稱為特朗普左膀右臂的另一位,財政部長布森特卻顯得十分低調。 其實他也是狠角色,在整個對沖基金的職業生涯,都是默默尋找機會、悄悄佈局鋪墊,務求一擊即中。

除了説明穩定匯率、將減稅永久化外,布森特的主要任務是盡量減少財政赤字。 聯邦政府支出,要有特朗普主導,削減不必要的開支,有賴於馬斯克的屠刀,布森特則專注在減少債務成本上。 美國36萬億美元國債,每年的利息支出比全年國防開支還多三分之一。 壓低利息支出不同於削減各項福利,並不會得罪選民,當然是特朗普政府求之不得的。

布特森是華爾街老手,明白真正影響發債成本的不是聯儲的政策利率,而是國債市場上的收益率。 他成功說服了特朗普,將目光聚焦在債市利率而不是政策利率上,所以特朗普逼迫鮑威爾的時間少了。 儘管聯儲沒有減息,十年期國債利率卻從今年初最高的4.8%回落到4.2%。 國債利率是資金成本的錨定,國債利率下來了,社會上的融資成本也隨之下調。

“不要與聯儲作對”,乃是華爾街流傳甚廣的祖訓,如今債券交易員提出“不要與布森特作對”,幾家華爾街大行最近紛紛將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預測下調了。 布森特沒有特朗普、馬斯克那種咄咄逼人的氣焰,但是在控制十年期國債發行規模、推進銀行去監管等問題上引導著市場的看法以及資金流向。

布森特還把手伸到了他的前任們完全忽略了的地方,那就是美國政府的資產端。 在山姆大叔的資產負債表上,躺著超過八千億美元的黃金,其估值數十年如一日地按每盎司42美元計算的,而黃金的市場價已經超過了3000美元。 美國政府擁有房利美等大量資產和土地,其估值向來被低估的。 將這些資產按市價估值,可以明顯改善美國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令其顯得不那麼“破產”。

布森特的手,早晚還會伸到外國政府的口袋裡。 特朗普針對受到美國政府軍事保護或對美擁有巨額貿易順差的國家,在關稅問題上極端施壓,最終目標之一就是逼迫他們參與美國債務重組。 華爾街日報披露,華府有意「邀請」外國政府購買一百年期零息債券,置換出他們現持有的國債,籍此改變美國的債務結構和可持續性。 降低國債發行成本,在不造成巨大市場震蕩的情況下實現政府債務重組,是特朗普MAGA在金融領域的重要議題。 布森特在暗中佈局,就像當年他在對沖基金佈局大交易一樣。

本周有兩個大的焦點。 特朗普政府定於4月2日宣佈「對等關稅」措施,最多可能向貿易夥伴徵收高達28%的平均進口關稅,對全球貿易和美國物價帶來巨大的震蕩,聯儲一個模型顯示4%的美國GDP受到影響。 三月非農就業數據,預計新增180K,vs上期151K,DOGE帶來的失業是搖擺因素。 歐洲HICP通脹,預期2.2%vs上期2.3%。 ECB的會議紀要和中國的PMI數位也值得關注。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和預測,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本週 03/31 – 04/06 重要事件與數據

重要經濟數據
。03/31 (一) 中國製造業、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04/01 (二) 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JOLTs職缺、歐元區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
。04/02 (三) 美國ADP就業人數
。04/03 (四) 美國初領及續領失業救濟金人數、貿易餘額、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歐元區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
。04/04 (五) 美國非農就業、失業率

其他重要事件
。04/01 (二)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發表講話
。04/02 (三) 美國總統特朗普計畫實施對等關稅
。04/03 (四)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發表講話、歐洲央行公布會議紀要
。04/04 (五) 聯準會傑弗遜發表講話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發表講話、中國清明節休市

重磅事件方面,川普稱計畫於4月2日實施對等關稅,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和副主席傑佛遜講話,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講話,歐洲央行公佈3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國內成品油開啟新一輪調價窗口,微軟50週年和小米15週年活動。數據方面,關注美國3月非農業就業及PMI、中國3月PMI、歐元區3月調及CPI報告。財報方面,關注賽力斯、貴州茅台、海天味業、石頭科技、海倫司、復星國際。

資料來源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44117

·相關標籤

Share: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