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10月07日
資料來源:轉自微博 陶冬_譽世翱翔
上周兩大震撼主導了風險資產價格。 美國就業數據遠遠強過分析員的預測,顯示經濟與消費處在軟著陸狀態,年內再次大碼減息的聲音基本消失,國債市場緊急調整,收益率曲線全面上移; 股市預期軟著陸,美股三大指數齊創新高,不過歐亞股市並沒有跟隨。 A股休假,港股繼續大漲。
第二個震撼來自中東,伊朗對以色列發射了約200枚導彈,以色列誓言報復,美國總統拜登暗示以色列可能攻擊伊朗石油設施,布倫特原油價格走出了2023年以來最大的漲幅。 聯儲減息預期稍緩,美元連升六日。 石破茂接任日本首相,第一時間澄清暫不支援加息,日元匯率迅速回貶。 黃金在創下歷史新高後出現獲利回吐。
九月份美國就業數據,為大碼減息還是正常減息的爭論,畫上了句號。 美國非農就業增加了254K,接近筆者預測的280K但遠遠高過市場預期的159K。 前兩個月的數值也被上方修正了72K,失業率回落到4.1%。 時薪環比上漲0.4%,vs預期的0.3%。
這組數位反映美國勞工市場仍然很堅挺,甚至仍然有些過熱,經濟衰退看來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會發生。 同時,工資增長加快,但暫時沒有構成新的明顯的物價壓力。 企業對勞工的需求依然殷切,另一組數據顯示無法填補空缺的就業機會仍達800萬份,至於美國人主動辭職的比例就是2020年6月以來最低的。 這是妥妥的經濟軟著陸訊號,即通脹回落而增長尚能維持。
星期五就業數據一出,對聯儲政策利率最敏感的兩年期國債收益率應聲上揚了15點,十年期11點,債券市場立即重新評估未來政策利率的走勢。 芝加哥交易所得利率衍生品定價在數據公佈前隱含65%的概率FOMC在11月減息25點,數據公佈后概率飆升到96%。 除非發生特殊事件或極端數據,筆者相信11月6日降息25點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了。 這符合筆者“小步快加”的一貫預言。
從政策制定者角度看,通貨膨脹回落到目標區2%只是時間的問題,就業市場在放緩但韌性較強,經濟增長從過熱狀態移向1.5%-2.5%的正常區間。 這正是他們所追求的,沒有理由為此而焦慮而自亂陣腳。 同時,金融環境從五月的低點已經得到明顯的改善,企業融資成本大幅下降,融資金額顯著增加,儘管個別領域、個別企業現金流受壓,整體金融環境正常,也沒有特別的系統性風險。
如此情況下,高透明度的按部就班式降息,應該是最合適的,令利率逐漸回到中性水準,令資金成本既不對經濟構成抑制,也不產生額外刺激。 FOMC的點陣圖,一直指向今年再減息兩次每次25點,明年再減息4-5次。 目前的事態發展接近決策者的預期,反而市場跑得太快,現在需要調整步伐。 這種重新評估、重新部署,利好股市、利淡債市,但是調整速度會很快。
相對於降息預期,筆者認為現在應該開始關注聯儲的QT操作什麼時候結束。 這個取決於三點,1)何時可以回收完QE時代的過度流動性,2)會不會再次出現流動性偏緊的局面,3)財政部未來的發債規模。 從現有的資料推算,筆者估計QT在明年上半年宣告結束。
中東衝突迅速升溫,原油價格在上周暴漲超過9%,市場擔憂以色列襲擊伊朗石油設施,觸發“能源戰爭”。 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石油戰爭不同,阿拉伯國家聯手對西方實施石油禁運的機會不大,但是如果以色列轟炸伊朗的油田和運油港口,則對石油市場的供需平衡帶來衝擊。 如果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則可能對全球石油供應構成嚴重威脅。
伊朗每天出口約160萬桶原油,其中九成經由南部港口哈爾克島(Kharg Island)出口。 根據美國能源署數據,伊朗是世界上第九大石油生產國,其石油出口在禁運解禁后逐漸恢復,主要輸往亞洲。 如果以色列真的攻擊哈爾克島,伊朗龐大的石油出口能力可能被癱瘓。 OPEC有大約每天500桶的剩餘生產能力可以投入使用,主要來自沙特和阿聯酋,因此紙面上這些對能源市場的衝擊或可控。
然而,一旦伊朗的石油設施遭到嚴重破壞,伊朗封鎖霍爾姆茲海峽的機會頗高,它曾經在兩伊戰爭期間部署過水雷封鎖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被稱為“世界能源的咽喉”,海灣地區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科威特、伊拉克以及伊朗自己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都需要通過海峽,一旦封鎖海峽對於石油市場和全球經濟都可能帶來災難性的一擊。
中東局勢失控、能源市場遭到暴擊的風險確實在上升,投資者需要做好風險控制。 不過筆者認為此時爆發全面能源戰爭的機會不大。 伊朗發射200枚導彈,大部分突破了以色列的攔截系統,但是沒有造成一名可確認的死亡,說明伊朗襲擊是克制的,做給哈馬斯、真主黨盟友看的象徵意義,大過報復以色列的實際意義。
以色列對哈馬斯以及真主黨的打擊,意在一勞永逸地剷除直接威脅,不過似乎無意直接與伊朗開戰。 既然伊朗導彈打過來了,回敬一波是必須的,但主要意圖恐怕在於安撫國內不滿和維持“雖遠必誅”的形象。 總理內塔尼亞胡民望低迷,他需要既顯示強硬又確保可控。 至於美國,此時爆發能源戰爭對於民主黨的選情勢必帶來巨大的衝擊。
美國對以色列的控制能力,已經大幅下降,所以在這場危機處理中,美國如何安撫以色列是值得觀察的。 看來美國已經成功說服以色列不攻擊伊朗核設施了,接下來看用什麼條件換取以色列不襲擊伊朗的能源設施。 至於伊以在檯面上互扇耳光不過是做show而已,看看就算了。
本周焦點在長假期過後中國政府可能宣布的財政刺激措施以及市場反應。 除此之外,美國九月CPI預計環比0.2%,同比2.3%,較上期均有進一步回落。 九月FOMC會議紀要,可以給市場了解當時大碼降息背後的邏輯。 中國的社融數據也要留意。 美國銀行也進入業績公佈期。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和預測,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本週 10/07 – 10/13 重要事件與數據
重要經濟數據
。10/08 (二) 美國NFIB小型企業信心指數、貿易餘額
。10/10 (四) 美國初領及續領失業金人數、消費者物價指數
。10/11 (五) 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
。10/13 (日) 中國消費者、生產者物價指數
其他重要事件
。10/07 (一) 中國國慶日休市
。10/08 (二) 聯準會多位官員發表講話
。10/09 (三) 聯準會古爾斯比、洛根發表講話
。10/10 (四) 聯準會多巴爾金、威廉姆斯發表講話、聯準會公布會議紀錄
。10/11 (五) 聯準會古爾斯比、鮑曼發表講話
本周重點關注:A股節後首開盤,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9月CPI、PPI、金融和外匯數據,美國9月CPI和PPI數據。此外,摩根大通領銜銀行股公布Q3財報,特斯拉將正式發布Robotaxi,以色列可能發動襲擊推升中東局勢再升級。
資料來源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29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