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9月23日
資料來源:轉自微博 陶冬_譽世翱翔
聯準會大碼降息,上週霸屏了全球市場和媒體。 25點還是50點,成為華爾街的哈姆雷特之問,聯邦儲備銀行主席鮑威爾為十五年來市場對利率看法最分歧一刻打上了句號,也為未來美國利率路徑畫出了更多的問號。期待經濟軟著陸,S&P500再創歷史新高,並引領全球股市走強。美債在消息傳出一刻有波動,但是整週看變化不大,減息消息已經預先被消化了。美元走勢大致相同。
日本銀行在利率政策上按兵不動,但明言如果經濟好轉會繼續升息。英格蘭銀行也決定按兵不動,不過暗示最快十一月會再次減息。資金成本下降,原油價格和大宗商品價格齊升,黃金、白銀、比特幣各有精彩,感謝央媽鮑威爾的照顧。
聯準會以激進方式減息,啟動了新一輪信用擴張週期。以50點開啟減息週期比較罕見,格林斯潘時代以來僅出現過三次(2001年1月、2007年9月、2020年3月),這次是本世紀在沒有重大突發事件觸發下的首次超常規降息。不過,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消息滲透之後,資產市場對政策突變沒有太大的反應,聯儲的公關處理可圈可點。
關於減息幅度25點還是50點,其重要性不在於一次減息的幅度,而在於鮑威爾打破了近20年來聯邦儲備調整利率的規則。過往慣例是除非發生重大事件,政策利率基本上是小幅慢調。 2003年3月到2006年6月期間格林斯潘聯儲連續升息16次,每次25點,圖表上看好像整齊的上升階梯,成為之後聯儲在正常情況下的標準操作。
這種模式現在被打破了,不是因為美國經濟即將進入衰退或金融環境過度緊張等判斷,而是因為決策者希望給出一個強烈的訊號。聯邦儲備銀行認定通膨已經受控,風險天平已經向勞工領域傾斜,所以不等經濟衰退跡象進一步明朗,便爭取先機重錘出擊,表達出不惜代價維護就業的意志。鮑威爾是律師出身,個性保守,這次做了一件不太像他的事情。
他的激進之舉進一步減低了美國經濟滑入衰退的風險,更快降低融資成本。然而,未來的政策透明度變得更低,市場誤判導致金融價格大幅波動的可能性更高。這次大尺碼降息沒有觸發資金對衰退的恐慌,可以說是鮑威爾的功力,也可能他這次比較幸運。從七月FOMC會議的不降息,到Jackson Hole的可能降25點,再到如今的直落50點,短短七個星期內發生了什麼,仍不得而知。
其實市場利率早就開始下降了。以美國30年房屋抵押標準利率為例,今年5月為7.5%,聯邦儲備銀行減息前已回落到6.1%,而兩年期公債殖利率從七月底水準也已經降了76點。換言之,50點降息已經反映在資金成本的定價上了,聯儲利率決策只是追認了資金市場上已經做出的判斷。
筆者相信,終極利率水準的判斷,對於市場要遠遠重要過一次減息的幅度。 FOMC的點陣圖表明,政策制定者預計今年底政策利率回落到4.4%,即今年還有兩次減息,各25點。明年利率降到3.2%,即大約有五次減息。點陣圖預測聯邦基金利率在2026年第二季觸底,終極利率水準現在設在2.9%。芝交所掉期價格顯示,交易員目前預估2026年3月觸底,終極利率2.7%。筆者估計聯邦儲備銀行明年減息六次每次一碼,終極利率約2.5%。
相對於聯準會,日本銀行在央行超級週的動作就溫和許多。 BoJ決定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同時上調了對消費前景的展望。由於七月底升息為市場帶來的震撼加上9月27日自民黨總裁選舉,市場幾乎一致認為日本央行這次不會做大動作,所以央行以不變應萬變符合市場預期。
央行總裁植田在記者會上表明,如果經濟和通膨表現符合預期將繼續升息。掉期市場價格隱含著77%的機率,年底前還有一次升息,可能是25點。筆者認同市場定價所反映的升息前景,當然未來的幾個核心數據對升息的時機有影響。美國總統大選或許帶來不確定性,可能令BoJ在11月繼續暫停升息,直至12月例行會議,這也給當局更多的時間觀察私人消費的改善進程。
這次日銀會議最值得關注的,是央行對消費前景的陳述。七月會議使用了“韌性”來形容對日本消費,這次則使用了“溫和增長”,基調更樂觀了一點。植田強調薪資成長與消費之間正在形成互動,這意味著央行對於內需溫和復甦的信心逐漸增強,並將此逐步體現在未來的政策制定上。
BoJ也特別提到了金融市場與日圓匯率。八月份股市大跌和日圓大漲,對日本金融環境和物價走勢均構成衝擊。日本央行平時不多對股市、日圓發表評論,看來它在政策焦點和工具選擇上有所改變,更願意透過口頭幹預控制日元過度升值或貶值,看來上次升息導致日元斷崖下墜亦非無心之失。
筆者看來,日本經濟已經打破了工資—物價的螺旋下行,通膨勢頭已經穩定,個人消費心態已經有所改善。但是生活成本的上漲,大幅高過CPI數據,實際購買力並沒有足夠的提高,因此消費信心在短期內無法明顯改善。這決定了經濟只能有溫和復甦,日本銀行在升息問題上取態會非常慎重。
本週焦點是日本執政自民黨的總裁選舉,勝者將成為下一任首相。數據層面關注美國PCE通膨、歐元區PMI初值、中國PMI和美國密西根大學消費信心指數。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與預測,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本週 09/23 – 09/29 重要事件與數據
重要經濟數據
。09/23 (一) 歐德製造業、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09/24 (二) 美國S&P/CS20座大城市房價指數、諮商局消費者信心指數、德國ifo
。09/25 (三) 美國新屋銷售
。09/26 (四) 美國初領及續領失業金人數、耐久財訂單
。09/27 (五) 美國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增率
其他重要事件
。09/23 (一) 聯準會博斯蒂克、古爾斯比發表講話、日本秋分節休市
。09/24 (二) 聯準會卡什卡利發表講話
。09/26 (四) 聯準會多位官員發表講話、美財政部長耶倫發表講話、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發表講話、日本央行公布7月份會議紀要
。09/27 (五) 聯準會卡什卡利、巴爾發表講話
本周重點關注:中國9月MLF續作,美國8月PCE物價指數、鮑威爾等多位聯準會高官發表講話。此外,美國將公布二季度GDP和PCE物價指數年化季環比終值、8月耐用品訂單環比,多國9月PMI初值將陸續出爐,日本領導人選舉正式拉開帷幕。
資料來源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285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