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提6%了沒?勞退基金大賺6940億!勞工平均分紅破5萬
勞退基金創下歷史新高,前11個月大賺6,940億元,收益率達16.14%,每位勞工平均分紅超過5萬元!這筆亮眼收益再次引發大眾對勞退制度的關注,尤其勞工是否應自提6%累積更多退休金?這到底值不值得? 根據勞動部基金運用局最新公布的數據,2024年前11個月,新制勞退基金收益高達6,940億元,收益率達16.14%,為新制歷年最佳表現。 全國1,272萬有效的勞工個人專戶平均可獲得超過5萬4,000
勞退基金創下歷史新高,前11個月大賺6,940億元,收益率達16.14%,每位勞工平均分紅超過5萬元!這筆亮眼收益再次引發大眾對勞退制度的關注,尤其勞工是否應自提6%累積更多退休金?這到底值不值得? 根據勞動部基金運用局最新公布的數據,2024年前11個月,新制勞退基金收益高達6,940億元,收益率達16.14%,為新制歷年最佳表現。 全國1,272萬有效的勞工個人專戶平均可獲得超過5萬4,000
細細觀察那些「慢飛的鳥」,或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利用」中年危機。 傳統上「英雄出少年」這樣的故事普遍受到大眾讚揚,當代科技業幾大巨頭的年輕創辦人們,更是加強了這樣的「刻板」印象。 然而21世紀人們壽命普遍大幅增長、世界局勢又多變,一個人從學生、就業、一路工作直到退休的線性發展,不再是顛撲不破的人生公式。 最近幾年愈來愈多的新聞報導年長者表現不下年輕人,能夠駕馭高強度健身運動;也有許多人直到進入中老
一位網友表示自己為公司專案投入大半心血,到收尾階段高層卻大手一揮把他換掉,最後績效考核普普,甚至被列為「協作」而已,而接手的同事收割功勞、領到專案獎金,不合理待遇氣得他上網詢問網友自己是否該極力爭取。假如是你,你會怎麼做?平日該如何慎防功勞被「整鍋端走」呢? 網友投稿(零售業 經營幕僚 26-30歲): 進公司後,被交辦的主要工作是把公司ERP需求搞定,從連絡廠商、開會討論、需求規格等都是我負責完
就在我買下人生第一個Prada包包不久,我的導師就注意到了,她淡淡一笑說「沒有什麼比得上人生第一個名牌包」。多年後,印證了我導師的那句話,因為在那之後一切都不同了,你會變,評估事物價值的標準也隨著你而改變… 還記得我人生第一個Prada包包嗎?就在我買下它不久,我的導師就注意到了,並開口問我。我當然很興奮、滔滔不絕地說,對呀,是新的喔,我才剛買不久,我真的超級超級愛這個包包的。 她淡淡
AI會取代人類工作嗎?若你還停留在舊思維,可能就浪費了新科技的利多。全球四大管顧之一PwC斥資10億美元投資AI,目的不是精簡人力,而是建立AI人才艦隊。 PwC最近發布的《2024全球投資人調查報告》指出,企業如何將人工智慧(AI)的投資轉化為實際的營收和利潤,已成為一個關鍵挑戰。超過7成的投資人認為,企業應該大規模地部署AI解決方案,並同時加強對AI和人才的投資。 為了綜覽AI對未來世界的影響
觀察同一個辦公室裡,總有人的桌面特別整潔、有人的總是紊亂,或許你認為這是無傷大雅的個人習慣,但研究指出,外在的視覺秩序對你的工作效率及心理健康都很重要。 早上8點的鬧鐘剛響,阿明匆匆忙忙地趕到辦公室,一坐下就被自己桌上的景象震驚了。 文件堆得像座小山,辦公用品零散不堪,昨天喝完的咖啡杯還在桌角。阿明嘆了口氣,心裡安慰自己:「亂中有序嘛,說不定更有助於激發創意。」但就在阿明試圖尋找今天的會議資料時,
已故的NBA巨星小飛俠布萊恩曾被問到:「對你來說,輸球是什麼感覺?」他回答:「興奮。這代表有不同的方法可以讓自己成長。」「慶祝失敗」,我知道這對一些人來說這很荒謬,但要對自身的錯誤心存感激,因為輸能學到的東西比贏要多得多。 沒人喜歡失敗的滋味。但是,要衡量某項任務最終成功與否,最客觀的標準就是看你如何面對失敗。在落敗後情緒失控、動粗、咆哮、砸東西,對你一點好處也沒有。偉大的鬥士會把失敗視為途徑,以
可以預見,AI成為人人每天必備技能的這一天,在一、兩年內就會實現。 生成式AI愈趨普及,例如ChatGPT-4、Claude、Gemini這些問答機器人應用範圍更加廣泛,DALL-E 3與Midjourney生成圖片技術也逐漸成熟,還有用文字就能生成短片的Sora等,各種技術工具百花齊放。微軟委託IDC進行的「人工智慧商機」(The Business Opportunity of AI)研究顯示,
南韓總統尹錫悅昨晚(12/3)無預警在電視直播中宣布戒嚴,震驚全球,在短短幾小時內,韓國經歷了資產價格暴跌、貨幣貶值以及市場恐慌。本篇文章將帶你解析韓國戒嚴解嚴的來龍去脈,並分享一些投資理財的啟發:危機中的「險中求勝」到底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 昨日(12/3)在短短24小時內,韓國經歷了資產價格暴跌、貨幣貶值以及市場恐慌的震撼過程,這場「金融暴風雨」不僅影響了韓國本地市場,也讓全球投資人重新思考
虛擬貨幣交易所XREX首席區塊鏈金融犯罪調查師陳梅慧近日車禍身亡,卻引發一系列陰謀論疑雲。為何虛擬貨幣會蒙上犯罪活動的陰霾? 曾任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現任金融犯罪調查師的陳梅慧專精虛擬貨幣、區塊鏈洗錢犯罪防治偵查技術,多次協助檢警追查非法金流,包括創意私房、88會館負責人郭哲敏涉地下匯兌,以及協助扣押詐欺集團不法所得高達93億元。 她的專業背景使她近日的車禍意外衍生不少陰謀論。 區塊鏈的顧問公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