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45Created with Sketch.News 

Stock Market 股市・新聞

外資齊唱多:摩根士丹利年內第二次上調中國股市目標價,高盛稱全球基金有意重返中國

外資齊唱多:摩根士丹利年內第二次上調中國股市目標價,高盛稱全球基金有意重返中國

2025年03月30日 16:03 澎湃新聞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本周,又有多家外資機構唱多中國股市。

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均上調了對2025年MSCI中國指數的目標點位預測。

此外,高盛、瑞銀、富達國際、滙豐等均表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關注度與情緒明顯上升,普遍認同中國經濟處於復甦態勢,看好中國股票市場。

摩根士丹利:年內第二次上調中國股市目標價

3月25日,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及其團隊發表最新觀點,將恒生指數、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3905.4940-9.67-0.25%)的2025年底目標價分別上調至25800點、83點和4220點。

摩根士丹利對中國市場的前景持樂觀態度,該機構認為隨著盈利預期改善和估值修復,市場有望實現進一步上漲。 這是繼2025年2月上調中國指數目標后,摩根士丹利再度上調指數目標。

盈利方面,截至目前,2024年四季度,MSCI中國指數盈利表現約超越預期8個百分點。 摩根士丹利稱,這是過去三年半以來,MSCI中國指數首次超越預期。

估值方面,摩根士丹利認為, MSCI中國指數凈資產收益率復甦、地緣政治風險緩解,這些因素推動了年初至今的第一輪估值重估,MSCI中國指數12個月遠期市盈率從10.2倍升至11.6倍。 截至目前,MSCI中國指數相對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折價幅度收窄至6%,而摩根士丹利認為折價最終會消失。

摩根大通:二季度A股將“退一步、進兩步”

3月26日,摩根大通首席亞洲及中國股票策略師劉鳴鏑及其團隊也發佈報告,將MSCI中國指數的看跌/基準/看漲情境目標點位從58點/67點/76點分別上調至70/80/89點,同時將滬深300指數的看跌/基準/看漲情境目標點位從3600點/4200點/4700點調整至3800點/4150點/4420點。

報告認為,中國股市各項基本面逐步改善,AI技術賦能和消費復甦成為新的增長動力。 四大利好點包括亞洲內部相對盈利增長優勢、DeepSeek賦能降本增效、房地產市場趨於穩定、以及流動性改善支援A股配置。

摩根大通表示,二季度A股將“退一步、進兩步”——二季度的初期,市場可能會面臨一些壓力或不確定性,導致股價出現一定的回調或盤整。 但在市場消化了部分負面因素后,加上資金流入增加,二季度市場有望在調整後繼續上行。

高盛:全球基金有意重返中國

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及其團隊發表最新報告表示,在過去一個月與亞洲、美國和歐洲的投資者會談后,發現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興趣和參與程度是自2021年初市場達到歷史高位以來的最高。

高盛認為,中國市場重回投資者視野,原因包括四個方面。 首先,2025年以來,MSCI中國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分別上漲了16%和23%,顯著超過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整體股票指數,中國股票的強勁漲幅令很多投資者感到意外。 其次,DeepSeek橫空出世改變了中國科技行業敘事以及中國股市前景,孕育了由自下而上、創新驅動題材推動的新一波增長樂觀情緒。 第三,民營經濟座談會有利於企業信心。 最後,全球股票型基金正在積極尋找美國股市以外的替代選擇,考慮到中國市場在流動性、估值和分散化收益方面的吸引力,中國被視為資金流入的潛在目的地之一。

“就股票市場而言,我們預計,AI的廣泛普及可以通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新增收入機會的方式在未來十年每年將中國股票的每股盈利提高2.5%,推動中國股票的合理/均衡估值提高15%-20%,並有望帶來逾2000億美元的投資組合流入。” 高盛表示。

該報告進一步顯示,全球基金有意重返中國。 高盛主經紀商數據顯示出對沖基金的中國股市凈敞口和總敞口上升,同時南向的香港市場資金流入創下紀錄。 在公募基金領域,倉位和資金流數據也表明,專注於新興市場和亞洲的投資者在過去幾個月增加了對中國的配置,但全球基金的參與度仍然低迷。

“我們與擁有全球股票基金的資產管理公司的溝通表明,他們對增持中國股票興趣濃厚,他們給出的常見理由包括:美國政策/貿易不確定性加劇,而他們的美國股票敞口接近歷史高點; 中國為全球投資者帶來了切實的投資分散化收益,在近年美國股市回調期間尤其明顯; 可感知的中國監管風險溢價下降; 從全球來看,中國股票估值具有吸引力。 “報告寫道。

從構建投資組合角度,高盛建議在港股中選擇中後週期AI受益股作為核心持倉,以體現對於中國AI發展的結構性樂觀看法,但建議在A股特定消費和週期性板塊中尋求超額收益及表現滯後股帶來的機會。

不過,高盛同時提醒,短期內獲利了結壓力將加大,因為未來幾周地緣政治日程和大國政策將再度活躍。

瑞銀: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興趣明顯提升

在過去的一個月內,我們與常駐亞太和歐洲的幾十位國際投資者就中國股市進行了交流。 總體而言,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關注度與情緒呈明顯上升態勢。 我們對中國股市的樂觀看法得到了絕大部分投資者的認同,而我們接收到的投資者擔憂似乎是過去兩年來最少的。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稱,”我們相信,投資情緒的改善自然有一部分來自股市快速反彈本身,當然也有一部分源於由中國人工智慧的創新火花以及全方位的政策寬鬆所激發的信心提振。 ”

孟磊指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興趣明顯提升,普遍認同中國經濟處於復甦的態勢,國際投資者似乎開始試圖從中短期的經濟走勢中尋找投資機會。

孟磊表示,人工智慧及其相關的行業,包括人形/工業機器人(17.790-0.42-2.31%)、智能駕駛等,仍為國際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投資主題。 對於消費板塊,考慮到近期一線城市房價和成交量出現企穩的跡象,且優質消費內容持續供給,消費刺激政策不斷發力,部分長線投資者開始詢問逢低布局的機會。

孟磊同時指出,紅利和出海主題受到的關注度降低,在市場上行期間,高分紅板塊因其防禦性較強且貝塔較低而普遍跑輸市場。

富達國際:圍繞中國投資價值的情緒正發生明顯轉變

富達國際指出,中國是2025年目前表現最好的股票市場之一。 中國內地自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刺激經濟政策后,經濟數據明顯改善,貨幣和財政政策立場更加明確,企業盈利也出現改善。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George Efstathopoulos表示:“中國內地的刺激和補貼政策為消費帶來了積極影響,這向政策制定者和市場參與者傳遞了一個信號,即財政刺激措施對消費者的重要作用。 房地產市場也出現改善,過去幾個月中甚至看到了復甦跡象,這意味著房地產去槓桿週期中最艱難的時期已經過去,尾部風險得到了預防性處理。 同時,中國內地一月信貸數據遠超市場預期,加上政府明確表示不斷增加支援政策。 ”

更重要的是,Efstathopoulos認為,中國AI的發展,特別是DeepSeek的突破,動搖了中國在科技領域遠落後於美國的觀點,這讓投資者再次認識到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提振了市場信心,圍繞中國投資價值的情緒正發生明顯轉變。

“我們認為中國AI發展可以在盈利、生產力,甚至就業方面起到推動作用。 今年二月中國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表明政府正在積極擁抱『新質生產力』,而這一進展也被許多人視為將推動中國在科技領域開啟新篇章。 本質上來看,中國AI表明其基本面持續向好,將有助於形成新的投資格局,AI相關企業盈利預期的顯著上調也足以表明基本面的改善,因此我們預計該領域企業將增加資本開支,進一步帶動盈利增長。 “Efstathopoulos說。

Efstathopoulos進一步指出,財政刺激措施還將利好A股市場,A股中盤股通常受內需消費影響更大,因此如果中國能夠通過財政措施實現經濟再平衡,並且創造更加可持續的國內增長,將利好A股中盤股。

滙豐:看好中國股票

滙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中國首席投資總監匡正表示,儘管面臨美國關稅壓力,亞洲多個市場擁有強勁的內需動力,使其能夠保持競爭優勢。 滙豐看好中國股票市場,並調高了對亞洲市場股票的配置力度,中國科技發展迅速,預計將為多個行業創造巨大機遇。

匡正認為,DeepSeek的突破帶動了人工智慧及創新在全球迅速發展,並提振了美國及科技行業以外的市場情緒。 盈利增長正從人工智慧推動者擴展至應用者,從科技行業擴展至其他行業。 在美國,「美股七雄」的熱潮漸漸冷卻,而能夠善用人工智慧開發新商業模式及提升生產力的企業或將脫穎而出成為贏家。

與此同時,中國及亞洲其他市場的人工智慧應用以及支援政策,正促使企業及政府加大投資以保持競爭力,“我們預計,在軟體和自動化方面的投資將進一步增長,數據中心的需求也持續上升,這將帶動能源及基礎設施的需求。 我們認為,亞洲市場的科技、通信和工業領域蘊藏豐富機遇。 ”

澎湃新聞記者 孫銘蔚

·相關標籤

Share: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