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45Created with Sketch.News 

Interest Rate 利率・新聞

通脹並未消亡 只是暫時休眠

通脹並未消亡 只是暫時休眠

2024年10月18日 17:28 智通財經APP

智通財經注意到,在已開發國家,通膨正回到許多央行設定的2%的低水準不過。但英國金融史學家愛德華‧錢斯勒認為,市場先別急著開香檳慶祝。

錢斯勒表示,長期以來,貨幣政策制定者過早慶祝通膨結束,結果卻被通膨突然抬頭打了個措手不及。也許最好的例子來自20世紀70年代初。

1960年代末,在越戰和約翰遜總統的社會項目支出之後,美國的通貨膨脹開始抬頭。作為回應,聯準會在1969年將利率提高到接近10%。隨之而來的是短暫的經濟衰退和股市崩盤。通貨膨脹率下降,到1971年降至2.7%,接近目前的水準。到年底,聯準會的官方政策利率回到了3%。大盤股大漲。然後一切都亂了套。 1974年,通膨率達10%,利率最高超過13%,股票暴跌,隨之而來的是嚴重的經濟衰退。

有幾個因素有助於解釋通貨膨脹的急劇抬頭。 1971年,尼克森總統關閉了所謂的“黃金窗口”,結束了美元與貴金屬的可兌換性,美元失去了貨幣錨。同時,尼克森在1972年成功競選連任期間向聯準會主席伯恩斯施壓,要求他提振美國經濟。尼克森和伯恩斯都把低失業率放在物價穩定之上。隔年,歐佩克對在贖罪日戰爭期間支持以色列的石油進口國實施禁運,當時石油價格漲了三倍。

聯準會最初透過降低利率來應對能源危機。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等人後來批評了這項行動。然而,如果美國央行阻止其他價格上漲,整個經濟可能會崩潰。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歷史上「未解決的」通膨往往與能源衝擊有關。

在1983年出版的《通膨結束了嗎:你準備好了嗎?》一書中,A. Gary Shilling和Kiril Sokoloff指出了多個推高價格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對農產品和乳製品的支持計劃,以及對糖和日本鋼鐵的稅收。繁複的法規增加了商業成本。 1971年,尼克森引入了對物價和收入的控制,但這些措施可預測地未能遏制通膨潮。社會安全金和最低工資的生活成本調整使許多美國人免受通膨的破壞。工人們舉行罷工以維持他們的薪資差異。生產力成長減半。弱勢美元推高了進口價格。這些通膨力量大多是自我加強的。

Shilling和Sokoloff描述了政府在經濟蛋糕中所佔份額上升與價格螺旋上升之間歷史上的聯繫,這一份額在1980年達到了美國GDP的約40%。聯準會扮演了支持角色。 1978年卸任後,伯恩斯感嘆「聯準會本身也捲入了正在改變美國生活和文化的哲學和政治潮流中」。然而,到了那時,美國人更擔心通膨而非失業。在主席沃爾克的領導下,聯準會得到了擠壓通膨的授權,這項成就是透過高得驚人的利率、兩次嚴重的衰退和飆升的失業率來實現的。

今天不是1973年的重演。儘管如此,仍有一些有趣的相似之處。政府法規的越來越多。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成員正在策劃打破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對抗通膨的工資上漲繼續成為頭條新聞。本月早些時候,美國碼頭工人在獲得62%的工資增長後結束了罷工。波音(155-0.31-0.20%)公司的員工拒絕了公司提供的30%的加薪。副總統哈里斯承諾,如果她贏得下個月的總統選舉,將打擊企業的漫天要價,這聽起來可疑地像是價格控制的重新實施。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希望對進口商品徵收高額稅收。

與此同時,另一場戰爭正在中東肆虐。即使它不會立即切斷海灣地區的石油供應,中期石油供應的可持續性仍然存在疑問。埃克森美孚(120.01-0.34-0.28%)警告道,由於新投資不足,到2030年可能會出現石油短缺——儘管國際能源總署不同意。向再生能源的轉變已幫助自2020年以來將歐盟的電力成本推高了45%,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就像在1970年代一樣,更高的能源成本正在使歐洲的大部分製造業基地變得艱難。根據MacroStrategy Partnership的Andy Lees的數據,自2017年達到高峰以來,德國的工業產量下降了14%。

公共債務比五十年前大得多。 IMF預計到今年底全球政府債務總額將達到100兆美元。去年,美國的財政赤字達到1.6兆美元,佔GDP的6.3%。史丹佛大學的約翰·科克倫提出了“財政理論”,該理論認為政府過度支出與通膨之間存在聯繫,他認為通膨回歸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時間問題。

投資顧問公司13D Research & Strategy的創辦人兼董事長Sokoloff四十年成功預測了通膨的轉捩點。然而他今天並不那麼樂觀。他認為,市場目前看到的是周期性低迷。推動價格上漲的巨大長期因素仍然存在。去全球化、重新武裝、去美元化、人口老化、氣候變遷和能源轉型將繼續在未來幾年推高通(170.92-0.18-0.11%)膨。就像70年代初一樣,政治上沒有意願實施高實際利率來控制價格,也沒有意願實施緊縮政策來控制政府財政。

Sokoloff表示,黃金一直是通膨和通貨緊縮的可靠晴雨表。自年初以來,金價已經上漲了近30%。這位資深分析師表示,它告訴我們,四十年的去通膨已經結束,債券市場現在正處於長期的熊市。通膨並未消亡,只是暫時休眠。

責任編輯:郭明煜

·相關標籤

Share: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