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5日 20:15 第一財經
國際能源總署表示,若不發生重大事故導致石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市在新的一年將面臨「大量過剩」。
對需求不足的擔憂開始佔據市場主導地位。 10月15日下午,國際能源總署(IEA)發佈石油市場月報稱,世界石油需求成長將大幅放緩。受此影響,國際油價顯著下跌,美國WTI原油期貨合約盤中多次跌破70美元關卡。截至19時45分,WTI原油期貨價格跌超4.1%至70.77美元/桶,英國Brent原油期貨合約跌超3.8%,報74.48美元/桶。
IEA在月報中表示,今明兩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將分別從此前的90.3萬桶/日放緩至86.2萬桶/日,從95.4萬桶/日略微上調至99.8萬桶/日,但仍顯著低於2022-2023年後疫情期間200萬桶/日的增幅。據稱,中國在其中影響較大,預計中國今明兩年石油需求增量佔全球石油新增需求的兩成左右,而2023年這一比例接近七成。
在供應方面,IEA認為,充足的全球供應抵消了中東等地石油產量所面臨的地緣政治風險。 「正如我們一段時間一直強調的那樣,全球市場看起來供應充足」。今明兩年,非OPEC+石油供應量預計將成長約150萬桶/日,超過預期的需求增量,美國、巴西、圭亞那和澳洲將貢獻增量的較大比例。 IEA表示,若不發生重大事故導致石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市在新一年將面臨「大量過剩」。

這已是IEA連續第三個月下調對石油需求成長的預測,而此前不久,另一組織OPEC剛發布月度市場報告,同樣連續第三個月下調對石油市場需求增長預期,但其預期仍比IEA的預測數據較顯樂觀。
10月14日,OPEC揭露原油月報,預測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193萬桶/日,比先前預期減少約10萬桶/日。 OPEC預計,石油消費大國中國的政府刺激措施將支撐第四季度石油需求,但石油消費正面臨其他更多區域經濟的挑戰,以及清潔能源替代的壓力。該組織將2025年石油需求成長預期由174萬桶/日下調至164萬桶/日。
「短期內,國際油價或將繼續下探。」金聯創分析師馬建彩表示,國際石油市場方面地緣恐慌情緒減弱,疲軟的需求前景或將壓制國際油價走勢。
卓創資訊研究員李心悅也指出,隨著地緣局勢趨於緩和,國際油價已開始回吐月初溢價。根據分析,10月初以來,原油市場聚焦中東地緣局勢,」十一「期間原油價格由於地緣風險升級大幅上漲,地緣溢價或達到10美元/桶,後以色列對伊朗回應遲遲未落定,地緣情緒降溫。李心悅認為,目前地緣溢價尚未回吐完全,以色列的實際行動也尚未落地,市場或在以色列回應落地後仍有一段快速的情緒變化,但在不影響原油供應的背景下,後續地緣溢價將快速回吐。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兩家分析機構都強調了華盛頓郵報在美東時間10月14日發布的一則獨家消息對油市的影響。根據報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告訴美國政府,以方將打擊伊朗的軍事設施,而非石油或核設施。該報稱,這顯示了以色列方面克制的跡象,因為此前外界擔心,以色列襲擊伊朗石油或核設施可能導致區域爆發全面戰爭。
責任編輯:王許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