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45Created with Sketch.News 

Stock Market 股市・新聞

美國科技股泡沫要破了嗎

美國科技股泡沫要破了嗎

2024年09月08日 15:16 媒體滾動

轉自:中國經濟週刊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孫曉萌

2024年年中,美國科技股市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動蕩。

7月底,有美國媒體報道,美股“科技七巨頭”(Alphabet、蘋果、特斯拉、微軟、亞馬遜、Meta、英偉達)在過去3周內,市值累計蒸發1.52萬億美元,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大跌幅。

8月2日,美國股市連續兩日大跌,美股三大股指集體低開,科技股尤其晶片股跌幅異常慘烈,英特爾在2日開盤即跌26%。僅僅半個月時間,8月15日,美國三大股指全綫收漲,科技股領漲,特斯拉漲幅逾6%。

美國科技股的震蕩不僅反映了投資者對當前市場環境的擔憂,也似乎預示著行業內在的諸多挑戰。儘管目前股市仍在漲跌膠著中,但包括巴菲特、索羅斯等在內的投資大佬們頻頻減持科技股的消息,還是讓美國科技股泡沫是否會破裂的話題甚囂塵上。

科技股暴跌是何原因

8月初科技股經歷的下跌,背後是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首先是科技公司自身業績不如預期。多家大型科技公司,包括穀歌、亞馬遜、蘋果和微軟等,都發布了低於市場預期的季度財報。

這些公司儘管在收入上依然保持增長,但利潤增長放緩仍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特別是穀歌的母公司Alphabet,其廣告收入增長停滯不前,尤其是在當前經濟不確定性較大、廣告支出削減的雙重壓力下,這一現象尤爲明顯。

特斯拉在2024年的表現也遠低於市場預期,其全球銷量增長放緩,尤其是在中國和歐洲等關鍵市場,其市場份額被本土競爭對手逐漸蠶食。此外,特斯拉的電動汽車在一些市場面臨監管挑戰,特別是與電池安全相關的問題,種種因素疊加導致了投資者對其信心下降。

蘋果同樣面臨類似的問題,其在智能手機領域的市場份額逐漸萎縮,儘管公司在蘋果可穿戴設備和相關服務領域保持了增長,但這幷不足以抵消蘋果手機銷售放緩帶來的負面影響。

除了公司層面的原因,宏觀經濟因素也産生了影響。2024年,美聯儲爲應對高通脹持續加息,導致資本成本上升,尤其對依賴融資進行大規模研發和擴展業務的科技公司産生了很大負面影響。高利率環境下,投資者更傾向于將資金轉向低風險、高回報的資産,科技股作爲高風險、高波動性資産,在這種環境下則不被看好。

此外,全球供應鏈紊亂以及地緣政治緊張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恐慌情緒。半導體供應鏈的短缺問題依然未能徹底解決,這對有晶片剛需的科技公司産生了直接影響。

與此同時,美國和其他國家在科技領域的競爭加劇,特別是在半導體和人工智慧技術方面的角力,使得市場對未來的科技貿易環境充滿擔憂。這些宏觀因素疊加,導致了投資者對科技股的信心進一步下降,市場因此出現大規模的拋售潮。

美國科技股遭遇了劇烈下跌後,市場又很快展現出了復蘇勢頭,這得益於美聯儲政策的調整和市場情緒的修復。

據美媒報道,多位美聯儲官員在8月21日的會議上建議降息。美聯儲主席還在8月23日的“全球央行年會”上發表講話,暗示9月再啓降息。據悉,美聯儲的下一次會議定於9月17日至18日舉行,基於美國7月的就業和通脹數據,官員們更有可能討論降息的幅度,而非是否降息。

AI熱潮能否支撐科技股繁榮

“美聯儲極大可能降息”爲市場注入“強心劑”,特別是在利率環境改善的背景下,投資者無疑會對高成長性的科技股恢復信心。

此外,市場對AI等新興技術的潛力依然持樂觀態度,這也是推動科技股反彈的重要因素之一。儘管短期內技術研發成本高昂,但AI未來在自動化、數據分析、醫療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使得投資者對技術公司的長期增長潛力依然有所期待。

微軟和英偉達等公司在AI領域的持續投入,進一步鞏固了它們在市場中的領先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投資者的擔憂。這些科技巨頭在面臨市場震蕩時採取了積極應對措施。

蘋果和穀歌通過大規模的股票回購和提升股息來增強投資者信心。特別是蘋果,其持續的創新和穩定的現金流,使得投資者對其未來的發展依然保持樂觀態度。與此同時,穀歌在雲計算和AI領域的擴展,也爲公司發展提供了新增長動力。

然而,巴菲特等知名投資者卻在市場反彈期間選擇大幅減倉科技股,這一舉動讓市場情緒再度陷入謹慎。

巴菲特不僅砍倉“科技七巨頭”,還大幅減持手中蘋果倉位。一系列操作被視爲他警示市場過度樂觀,意在提醒投資者在反彈時保持冷靜。這不僅是對科技股高估值的質疑,也表明他們對未來經濟環境的擔憂,尤其是未來可能出現更爲嚴峻的宏觀經濟背景。

無論是來自業績層面的壓力,還是宏觀經濟層面的不確定性,即便“科技股泡沫論”熱度不降,仍有專家對科技股抱有信心。賓夕法尼亞沃頓商學院金融學名譽教授傑裏米·西格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科技股勢頭強勁,盈利也不錯,它們的估值遠沒有20~25年前那麽離譜,當前離互聯網泡沫還很遠。

國內業界又是如何看待“科技股泡沫論”或者“AI泡沫論”?

近期,在聯想集團Q1財報業績說明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談到“AI泡沫論”時表示:“AI絕不是泡沫,AI一定會越來越深入到每個人的生活、工作和效率的提高上。”

“所謂的‘泡沫’就是(我們)都堵在了大模型上,都堵在生成式AI上面。而且主要是基於語言的大模型。”楊元慶表示,實現AI不要千軍萬馬擠一座獨木橋,AI不止一條路,有很多種路徑。

楊元慶認爲,除了語言模型之外,真實世界還存在很多其他基於數據的智慧要求。他判斷:“僅有公共人工智慧是不夠的,未來一定是公共人工智慧同個人人工智慧所構成的混合式人工智慧,這是一個大方向。”

責編 | 郭霽瑤

責任編輯:王若雲

·相關標籤

Share: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