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01日13:04 中國新聞網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專題: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45天短期支出法案避免政府關門
中新網10月1日電(陳彩霞甘甜)當地時間9月30日,在美國聯邦政府本財年結束的最後關頭,美國國會兩院終於通過了一項短期支出法案,為美國政府提供資金至11月17日,從而避免政府「關門」。
美國國會掌管「錢袋子」的初衷是限制政府部門隨意開支,但如今,卻淪為兩黨攫取政治利益的「籌碼」。
美國正在走向“危險境地”,看似暫時躲過一場危機的背後,是另一場危機正在逼近。

資料圖:美國國會大廈。中新社記者陳孟統攝
“人為製造的危機”
美國政府避免停擺
當地時間9月30日晚,美國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先後投票通過了一項短期支出法案,並送交總統拜登簽署,以避免政府「關門」。
短期支出法案為聯邦政府提供45天的短期開支。該法案在最後時刻加入了白宮要求的自然災害救濟資金,但沒有包括向烏克蘭提供額外援助,以及加強邊境安全等款項。
對此,拜登在聲明中表示,「今晚,參眾兩院的兩黨多數派投票維持政府運轉,避免了一場不必要的危機,也避免給數百萬辛勤工作的美國人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但他同時批評稱,這是一場“人為製造的危機”,本來在幾個月前是可以避免的。
一般而言,美國聯邦政府正常運轉,所需資金每個財政年度要通過撥款法案授權。如果國會無法通過法案,政府支出就會受阻,部分職能只能停擺。政府「關門」的連鎖反應也危及各行各業:400多萬美國軍人和政府工作人員將無法領到工資,三分之二的稅務局員工可能被迫休假等。

(14.990, 0.11, 0.74%)
兩黨纏鬥不斷
「關門」危機11月或再上演
近來,美國兩黨圍繞新財年撥款案纏鬥不斷,幾度陷入僵局,由此引發「關門」危機。具體分歧包括,未來12個月的預算規模、持續援助烏克蘭,美墨邊境移民管制等。
更棘手的是,不僅民主、共和兩黨出現嚴重分歧,合作難度高,共和黨內部也「亂成一鍋粥」。
共和黨強硬保守派要求,把2024財年政府可支配開支上限,在眾議長麥卡錫與總統拜登談妥的1.59萬億美元基礎上,再削減1200億美元。9月29日,由共和黨把持的眾議院甚至挫敗了麥卡錫提出的臨時撥款法案,使政府「關門」一再逼近。
如今,儘管麥卡錫推動的最新短期支出法案在國會獲批通過,美聯社認為,「關門」危機只是「暫時」得到緩解。
報導稱,為了讓短期支出法案獲批,共和黨人麥卡錫被迫依賴民主黨,拋棄了共和黨強硬保守派。這意味著,他接下來很可能會面臨一項試圖罷免眾議長的動議。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也評論稱,美國國會必須在11月17日之前解決分歧,但目前尚不清楚他們是否會這樣做。「我們很可能在11月再次陷入如今的境地」。

資料圖:美國眾議院眾議長麥卡錫。中新社記者沙晗汀攝
政治算滿,
美國走向“危險境地”
這並非美國政府第一次面臨「關門」危機。自1976年以來,美國政府曾出現過21次資金缺口導致政府「關門」的情況,其中包括1980年後造成政府僱員被迫放無薪假的10次「關門」。
為期最長的一次發生在2018年至2019年,時任總統川普和國會民主黨人就修築邊境牆的問題僵持不下,導致政府預算無法通過。那次部分政府停擺長達35天,貫穿整個假期季節。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人舒默9月曾指出,如果政府“關門”,將是眾議院共和黨人“政治遊戲”的錯。
他表示,“預算案通過的唯一途徑是兩黨合作……單獨一個政黨無法完成這項工作,特別是在這個政黨被30到40人的極端派小團體控制的情況下。”
眾議院共和黨人則將攻擊的砲火,對準了美國高企的債務,並將其歸咎於民主黨。路易斯安那州共和黨參議員約翰‧甘迺迪稱,“民主黨人知道支出和債務累積已經失控,但他們仍拒絕考慮共和黨人的建議。”
路透社評論認為,參眾兩院分歧難彌,這場「黨派僵局模式」屢次將美國推向危險境地,正不斷損傷美國的信譽。
彭博經濟師認為,一旦政府停擺的時間拉長,共和黨將被指責,對拜登尋求連任有利。然而,如果民主黨同意共和黨強硬派的要求大幅削減聯邦開支,會對2024年的經濟產生影響,執政的民主黨到時就會成為選民責怪的對象。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9年1月22日,美國紐約布魯克林,運輸安全管理局(TSA)的員工在巴克萊中心領取免費食物。紐約食品銀行正在為因政府關閉而受到影響的聯邦工作人員分發食物。
美財長警告!
另一個危機正在逼近
事實上,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問題遠不止於此。近年來,美國債務「雪球」越滾越大。根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9月18日報道,美國的國家債務總額當天首次超過33兆美元,再次迎來「危險里程碑」。
美財政部長耶倫9月29日曾警告稱,政府「關門」將導致眾多企業和兒童計畫閒置,從而「破壞」美國的經濟運行,並可能推遲重大基礎設施的推進。除非國會提高債務上限,否則美國極有可能發生「歷史性金融危機」和「經濟災難」。
國際評等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9月25日也警告,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將對美國信用評等產生負面影響。而在此前,國際評等機構惠譽將美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等從AAA下調至AA+。
全球著名基金管理公司貝萊德總裁拉里•芬克痛批美國政客任由政府停擺,“荒謬”且“非理性”,破壞了美國在投資者心目中的地位。
美國《新共和》周刊稱,美國政客將債務上限當作政治大棒,全球經濟則成為抵押品,這種「愚蠢的遊戲」可能會搞亂全球經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