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尹錫悅昨晚(12/3)無預警在電視直播中宣布戒嚴,震驚全球,在短短幾小時內,韓國經歷了資產價格暴跌、貨幣貶值以及市場恐慌。本篇文章將帶你解析韓國戒嚴解嚴的來龍去脈,並分享一些投資理財的啟發:危機中的「險中求勝」到底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
昨日(12/3)在短短24小時內,韓國經歷了資產價格暴跌、貨幣貶值以及市場恐慌的震撼過程,這場「金融暴風雨」不僅影響了韓國本地市場,也讓全球投資人重新思考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解析這場事件的來龍去脈,並分享一些投資理財的啟發。 讓我們一起看看,危機中的「險中求勝」到底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
戒嚴令:從恐慌到緩和,市場如何在風暴中尋找平衡?
你是否曾經見過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天氣預報毫無預警,雷聲大作、狂風暴雨,讓人措手不及。 這正是韓國市場在12月3日晚間所經歷的情景。
戒嚴令的發布:引爆市場恐慌的第一聲雷
12月3日深夜,韓國總統尹錫悅突然宣佈「緊急戒嚴令」,這是自1979年以來的首次。這一消息如同一顆震撼彈,瞬間引發市場恐慌。全球投資人紛紛拋售韓國資產,導致:
- KOSPI200股指期權在夜盤一度大跌超過5%。
- 美國上市的MSCI韓國ETF(代號EWY.US)跌幅高達7%,最終收窄至1.59%。
- 韓元兌美元快速貶值超過1%,美元/韓元匯率達到1415.480。
甚至連加密貨幣市場也未能倖免,韓國本地比特幣價格一度從1億3400萬韓元(約合9.45萬美元)跌至8800萬韓元(約合6.21萬美元),交易一度中斷。這場風暴來得如此突然,就像暴雨中的行人,連雨傘都來不及打開。
政府的應對:亮出「無限流動性」的底牌
面對市場的劇烈波動,韓國政府迅速採取行動。韓國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崔相穆緊急召集會議,與韓國央行行長、金融委員會主席等高層討論應對措施,並宣佈:
- 動用所有可能的金融支持工具,包括無限制的流動性供應,穩定市場情緒。
- 韓國央行將於12月4日上午召開臨時會議,進一步討論市場穩定措施。 這些措施如同在暴風雨中架起了一道防波堤,為市場提供了暫時的喘息機會。
國會的介入:解除戒嚴令,市場逐漸回穩
隨著韓國國會在12月4日凌晨緊急投票否決戒嚴令,市場情緒開始緩和。 尹錫悅隨後宣佈解除戒嚴令,這一舉措讓韓國資產的跌幅明顯收窄:
- MSCI韓國ETF跌幅縮小至1%左右。
- 韓元兌美元的貶值幅度也有所收斂。
這場危機似乎告一段落,但對於投資人來說,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投資人的啟示:危機中的風險與機會
我常說:「危機就像是一場暴風雨,雖然會帶來損失,但也能為準備充分的人帶來機會。」這次的韓國金融風暴,正是一次典型的案例。
- 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這次事件再次提醒我們,投資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尤其是地緣政治風險。無論是股票、匯率還是加密貨幣,都可能在突發事件中經歷劇烈波動。
筆者建議:
- 分散投資是降低風險的關鍵。不要把所有資金押在單一市場或資產上。
- 設置止損點,避免因市場劇烈波動而導致重大損失。
- 危機中的投資機會:
雖然市場在短期內受到衝擊,但長期來看,危機往往是優質資產的「折扣季」。 例如,MSCI韓國ETF在此次事件中大幅下跌,但如果韓國經濟基本面穩健,這可能是一個低價買入的機會。
筆者建議:
- 投資人在危機中應保持冷靜,評估資產的長期價值,而不是被短期波動嚇退。
- 但切記,任何投資決策都應基於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財務目標。
- 保持現金流,為不確定性做好準備:
就像這次韓國政府緊急動用「無限流動性」穩定市場,我們個人在投資中也需要保持一定比例的現金,以應對突發情況。
結語:危機是挑戰,也是機會 這次韓國金融危機的48小時,讓我們看到市場的不確定性,也提醒我們投資理財需要具備的風險意識與長期視野。
正如一句老話所說:「暴風雨過後,總會有彩虹。」只要我們準備充分,危機也能成為我們投資路上的轉機。
最後,筆者再次提醒大家: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本文所有內容僅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務必審慎評估自身狀況,並參考專業建議。
(本文轉載自股市基友,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文/股市基友 | 客座觀點
出處 Cheers
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10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