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6日
為促進企業更重視多元共融(DEI,Diversity, Equity & Inclusion),金管會發佈上市櫃公司至少有一名女董事的新政策,預計2023年董監事改選將掀起一場「女董爭搶戰」。
今年3月初台大的校園徵才博覽會上,永豐銀行董事長曹為實親臨現場與新鮮人互動,當《Cheers》的記者問到,銀行業如何改善主管層級愈高、女性比例愈低的問題時,曹為實除了提及要正視女性的競爭優勢外,更強調男女平等、多元共融(DEI,Diversity, Equity & Inclusion),應該從董事會開始做起。
「不論金控、銀行或證券,都希望在短期內達到1/3以上女性董事的目標,甚至是一半一半,」曹為實接著說:「事實上我們正在進行調整。」
女力崛起掀熱潮,永豐金新增兩位女董事
曹為實說的「調整」來得很快,永豐金控即將於5月24日召開股東會進行董監改選,新出爐的4席一般董事名單雖與目前相同,但原獨董薛琦與許建基因任滿3屆,依法不得再提名,新獨董候選人名單中便出現國立成功大學前校長蘇慧貞、野村投信前總經理馬文玲等兩位新面孔的女性候選人。
為什麼這兩位女性董事的新聞值得關注?因為它已鳴槍宣告了未來所有上市櫃公司將掀起一波「女董事搶人大戰」。
2024年至少1名女董事,500家企業未達標
在ESG浪潮下,全球的企業治理越來越重視董事多元性,金管會於今年3月28日發布新政策,包含2024年起上市櫃公司至少要有1名女性董事,且2025年比例未達1/3者,須於年報揭露原因及改善措施。
據Cmoney統計,今年預計有563家上市櫃公司會進行董監改選,在一屆任期3年下,許多公司勢必直接放眼2025年「女董事占比1/3」的目標。換言之,今年預估市場需求人數超過千人。
若再加上明年超過百家企業董事會需屆期改選,今明兩年勢必出現「搶」女董事的熱烈盛況。
以永豐金控為例,原本的董事會組成為1女6男,女董事比例僅14%,在加入蘇慧貞與馬文玲兩位女性獨董候選人之後,總體女性董事人數從1人提升至3人,女性比例達到42.8%,提前達成金管會於2025年所規定的1/3占比要求。
蘇慧貞為哈佛大學公衛博士,現任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今年初剛卸下成大校長職務。
在台灣高教界,蘇慧貞是一個相當獨特的身影。
不管之於成大、或是台清交等頂尖國立大學,她都是第一個女性校長,也是頂大圈中對高教的使命與視野最有論述能力的人。在她任內大幅提升成大在國際的能見度,且在歷年《Cheers》大學校長辦學績效卓越獎評比中,屢獲其他校長肯定,今年更一舉拿下34所大學校長投票支持獲得第一。
專長在PM2.5研究領域的蘇慧貞,8年任內以永續為主軸推動校內研究與教學創新,將SDGs各項指標融入校務經營,其中對台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的使力相當深,對企業越來越關注的ESG議題相當熟悉。
馬文玲則為外銀體系出身,早年在花旗、匯豐銀行歷練,對銀行運作相當熟悉。之後轉戰基金業,曾經擔任野村投信總經理、安本標準投信總經理與業務行銷長等,今年從野村投信退休,具有十分豐富的財富管理及跨國領導經驗。
女董比例亞洲墊底,培養女性C-Level是未來趨勢
根據全球投資決策支援工具和服務供應商MSCI ESG研究部於2023年3月發布的最新《女性董事比例進度報告》,被列入MSCI全球基準指數成分股的企業中,女性董事比例平均為24.5%,台灣卻僅11.9%,且只有2.4%的企業女性董事比例超過3成,在亞洲區排名吊車尾。
此外,《天下學習》與《Cheers》共同發布的《2023五大產業TOP50企業DEI現況分析》報告也顯示,在金融業職位愈高、女性主管的比例就愈低,從基層到高階主管整整流失23.6%,管漏現象十分嚴重。
台灣女董事協會創會榮譽理事長蔡玉玲認為,金管會的新政策應該會讓企業意識到培養女性主管進入決策層的重要性,「很多企業著急於一時間哪裡找那麼多女董,卻忘記自己內部就有女性人才。」
蔡玉玲強調,台灣從入學、入職到初階主管都尚稱性別平等,碩博士畢業的男女比例也接近一半一半,這也代表還有許多傑出女性尚未被發掘,一部分從外部尋找,一部分內部培養,「要符合金管會規定並不困難。」
隨著女董事佔比需普遍性地提升到1/3,當更多女性進入決策圈,勢必也將帶動企業對女性經理人培育的重視,如何將DEI各項指標納入管理思維、跟上國際趨勢,將成為企業難以迴避的新課題。
文/黃奕霖
出處 Cheers
https://www.cheers.com.tw/talent/article.action?id=51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