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45Created with Sketch.Financial Research 

專題典藏 研究報告

【啟富達國際】專題 – 港股獨領風騷,A股能否補漲?

【啟富達國際】專題 – 港股獨領風騷,A股能否補漲?

中國兩會召開進行時,港股年初至今漲超20%
是乘勝追擊港股,還是埋伏A股補漲?
相信啟富達的專業、格局與視野,這份報告,就值得您的典藏!

究動機

年初以來,恆生科技大漲23.9%,恆生國企大漲15.5%,相反費城半導體下跌8.1%、台灣加權下
跌1.9%,滬深300也下跌1.2%。本次專題將圍繞中國的經濟、政策、貿易衝突,以及港股、滬深300
的估值、業績以及內外資資金動向,剖析未來港股和陸股的行情演繹路徑。

結論分析

高頻與月度經濟數據分化。2025年春節期間消費表現強勁,春節復工後經濟活動延續擴張。儘
管2月PMI小幅回溫,社融亦迎來看門紅,但不宜對近期PMI進行樂觀解讀,高關稅或加大中國經濟復
甦的不確定性,且個人消費和購房意願及整體經濟活動仍然偏弱。
高層釋放積極信號,聚焦兩會及關稅動向。2月中旬召開的民企座談會既反映出決策層對新興產
業的重視,也向外界傳遞決策層支持民營企業的決心。另外,全國兩會召開前,市場已出現相關傳
聞,人工智能成各地工作部署重點,關注全國兩會提供的增量信息。但是,特朗普正以漸進式方式對
中國加徵關稅,衝擊可能不如2018年,但需警惕美國威脅東盟對華加徵關稅。
“斯普特尼克時刻”到來,資金扎堆科技成長。華爾街投行提出中國或迎來“斯普特尼克時
刻”,華爾街投行紛紛調高中國股票市場目標價,投資人開始關注AI浪潮下成長性可以媲美“美股七
姐妹”的中國科技股。截至2月底,科技成長風格情緒過熱,短期可能存在回調風險。
港股和陸股估值已無優勢,行情或重回基本面。自9·24以來,恆生國企指數的未來3年業績預期
不斷上調,滬深300未來3年業績預期有所企穩,兩者估值均分別來到5年歷史分位數的65%和60%,
估值已無優勢。後續恆生國企指數重點關注科技七巨頭財報,滬深300關注中國宏觀數據的改善。若
AI驅動科技股盈利增長的敘事成立,或是中國經濟實現復甦,外資有望成為增量資金進入市場。

·相關標籤

Share: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