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45Created with Sketch.News 

Economic 經濟・新聞

全世界都在預判特朗普關稅,不妨看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這份報告

全世界都在預判特朗普關稅,不妨看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這份報告

2024年11月17日 11:11 第一財經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彼得森經濟研究所、布魯金斯學會等多家研究機構的報告稱,特朗普提議的關稅措施將給美國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特朗普即將重返白宮之際,他再次表示將對進口商品普遍加征高額關稅。 這引發全球對可能的關稅衝擊和保護主義的擔憂。

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曾發起「232」和「301」關稅措施,以史為鑒,這兩項關稅措施對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到底產生了哪些影響?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去年發佈一份名為《232和301條款關稅對美國產業的經濟影響》的報告,稱特朗普第一任期實施的“232”與“301”關稅使得下游產業的生產成本上升、生產價值下降,給美國消費者帶來壓力,且未能顯著改變長期的市場格局。

另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彼得森經濟研究所(PIIE)、布魯金斯學會等多家國際組織和智庫機構的研究稱,特朗普所謂的關稅計劃將損害美國經濟。

對產業格局的影響有限

ITC報告收錄的有關各方意見摘要顯示,美國“232”和“301”關稅正在扭曲市場,挑選贏家和輸家。 雖然初級金屬生產商在「232」關稅下可能會增加產值,但這種增長是以犧牲下游產業和美國消費者為代價的。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2018年3月23日,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根據美國《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即除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墨西哥等部分經濟體外,對從其他經濟體進口的鋼鐵和鋁產品額外徵收25%和10%的關稅。

報告稱,根據「232」條款對鋼鋁徵收的進口關稅提高了美國進口產品的相對價格,促使鋼鐵和鋁的消費者更多地從美國國內供應商採購,從2017年(關稅實施前一年)到2021年,美國的鋼鐵和鋁的年進口量分別下降了17.2%和19.0%。 這種對國內鋼鐵和鋁需求的增加導致鋼鐵和鋁價格上漲,同時推動生產擴張。 從2018年到2021年,美國進口和國產鋼材與鋁材價格的上漲導致加權平均鋼材與鋁材價格分別上漲約2.4%和1.6%,相關行業總產值大約增加22.5億美元。

然而,報告指出,關稅政策最終對產業格局的影響有限。 由於美國鋼鋁相關企業對關稅政策持續性存疑,美國國內產能擴張速度較慢,大部分企業選擇了漸進式調整而非快速改變。 同時,由於美國本土的生產條件限制,如高昂的能源成本,美國本土產能受限,例如,世紀鋁業公司在2022年6月閑置了其位於肯塔基州的冶鍊廠。

報告還稱,關稅政策對下游產業的經濟影響為負,從2018-2021年,下游產業每年的生產價值平均減少34億美元,部分行業在2021年生產價值減少高達4.69億美元。

具體來說,鋼鐵和鋁價格的上漲轉化為下游行業生產投入成本的上升。 例如,報告估計,建築和結構金屬製造業轉為採購國內鋼材后,2021年成本增加額達到2.135億美元;鍋爐、儲罐和船運集裝箱製造行業對美國國內鋁採購額增長最多,估計增加了2.041億美元。

進口價格和關稅同步上調

對於“301”關稅,ITC稱,模型表明該關稅對進口價格的傳遞是完全的,即關稅提高多少,進口價格就上漲多少。 中國出口商的價格幾乎未受影響,美國進口商承擔了大部分成本。 同時,關稅政策不僅提高了進口產品的價格,也會帶動美國本土生產的同類產品漲價。 報告的模型發現,與不施加關稅的情景對比,2021年,美國半導體和其他電子元件的進口商品價格貴了25%,在美國本土生產的同類產品價格比不徵稅的情況高出3.1%。

與此同時,從結構性的供需來看,某些特定規格產品仍然依賴進口,美國國內產能無法完全替代進口需求,因此被排除在徵稅清單之外。 下游產業對原材料的技術要求和長期合同關係限制了供應商轉換,產品認證要求也阻礙了快速轉換供應商。

此外,美國一些中小企業還反映,大企業利用關稅扭曲市場。 例如,移動升降工作平臺製造商加利福尼亞製造和工程公司稱,“301”關稅嚴重影響了其財務狀況,而該行業美國最大的兩家生產商JLG和吉尼(Genie)一直主張繼續實施“301”關稅,聲稱這有助於他們在美國的製造業務,然而事實上,這兩家公司都沒有切實擴大在美國的業務,而是繼續將製造業工作崗位遷出美國。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9月,世貿組織專家組裁定美國對華採取的“301調查”關稅措施違反世貿組織相關規則。 2022年12月,世界貿易組織專家組針對中國訴美鋼鋁232關稅措施世貿爭端案發佈報告,亦裁定美國關稅舉措違反世貿規則。

此外,美聯儲每年發佈多次的《褐皮書》會收錄美國商界提出的關切問題,2019年11月版《褐皮書》30次提到了關稅問題。 許多受訪者將關稅和貿易的不確定性列為擔憂,而其他受訪者則抱怨供應鏈中斷、與關稅相關的成本增加、為對沖貿易不確定性而進行的庫存建設,或客戶通過降低獲利率來消化關稅上調成本的壓力。 對2018年上市公司季度財報電話會議的研究發現,供應鏈中斷和原材料成本是最常被提及的兩個問題。 此外,特朗普加征關稅后,全球製造業收縮。

對美國經濟可能產生這些影響

對於特朗普即將開啟的第二任期提議的普遍關稅,多家機構和智庫進行的研究均顯示,將對美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彼得森經濟研究所(PIIE)的研究發現,特朗普的關稅計劃會減少美國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就業。 如果其他國家進行報復,那麼損害會被放大。 研究稱,假設其他國家以對等措施回應,特朗普加征10個百分點關稅的結果是,到2026年,美國的實際GDP將比原本預期低0.9%,而到2025年,美國的通脹率將比基準水準高出1.3個百分點。

布魯金斯學會稱,特朗普現在要徵收關稅的進口商品數量是其第一任期的10倍以上。 特朗普先前的關稅涉及約380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而2023年美國商品進口總額為3.1萬億美元。 每一家銷售進口商品的公司和每一家使用進口投入品經營業務的公司都會感受到這些關稅的影響。 價格會上漲,生產會受到抑制,就業可能會減少,特別是在面臨更高的投入價格或其他國家報復的行業。 可以預見的風險包括通貨膨脹和其他不利的巨集觀經濟影響,來自美國貿易夥伴的報復影響,以及全球供應鏈的混亂。

稅收基金會(Tax Foundation)的研究則估計,如果實施特朗普提出加征關稅計劃,每年美國將增加5240億美元的稅收,但使GDP至少縮水0.8%,資本存量縮水0.7%,就業崗位減少68.4萬個全職等效崗位。 而且該估算還沒有計入報復性關稅的影響,也沒有反映引發全球貿易摩擦所造成的其他損失。

美國智庫「美國行動論壇」(American Action Forum)的研究稱,如果10%的擬議進口關稅完全轉嫁給消費者,新關稅可能會使美國家庭成本每年增加高達2350美元,導致收入中位數減少3%。 在假定美國貿易夥伴不會採取報復行動的情況下,美國GDP將減少0.16%,若有反制措施,美國GDP將減少0.31%。

IMF在今年10月的《世界經濟展望》中稱,如果從2025年中開始永久性提高關稅,美國2025年GDP下降0.4%,2026年下降0.6%。 到2026年,全球進出口相對於基準線下降約4%。

·相關標籤

Share:

回到頂端